聚焦钛白
2012攀钢钛产业飘红全面贯通产业链
时间:2013-02-25 信息来源:www.titanos.cn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攀钢主要钛产品产量同比全面“飘红”,钛精矿、高钛渣、海绵钛、钛白粉产量分别同比10.52、1.41%、801.99%、6.22%,钛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该公司生产的“攀枝花牌钛渣”和“山川牌钛白粉(攀枝花产)”两个钛产品还获得四川名牌称号。
同时,在刚刚结束的高炉渣低温氯化中试线第四轮试验中,该中试线创出最长连续稳定运行纪录——195.75小时,已具备长期稳定运行和正常生产的能力,标志着攀钢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综合利用工艺路线产业化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介绍,攀钢使用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进行高炉冶炼后,高炉渣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钛。但从高炉渣中提取钛的难度极大。攀钢高炉渣综合利用产业化工艺是在没有世界先例的情况下完全自主开发设计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获得1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在资源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该项目的产业化突破对于攀钢钛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战略意义。
为进一步提升在钛白粉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为钛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攀钢日前在重庆挂牌成立钛白产品应用研究中心,标志着攀钢向打造“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国际一流民族钛产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攀钢钛白产品应用研究中心的基本定位是着眼于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开发适应用户需求的产品,帮助用户更好使用攀钢的钛白产品,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攀钢钛白产品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力求通过优质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钛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攀钢也已有了明确的思路:依托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同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开辟利用钛资源的新渠道,积极扩大钛产业规模,打通并完善产业链,大力提高产品质量,使攀钢钛产业在产品、规模、技术和效益上做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据悉,攀钢年产1.5万吨海绵钛项目全程引进乌克兰先进工艺技术,由钛系统和氯镁系统组成,产能规模全国最大,装备工艺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2011年6月成功生产出第一批海绵钛产品,产品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它的全流程贯通,使攀钢形成了从钛精矿、高钛渣、海绵钛、钛金属、钛板轧制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