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钛白

攀枝花科技领先技术创掀高潮

时间:2012-12-03 信息来源:www.titanos.cn

       科技领先技术创掀高潮是攀枝花持续发展的主流,近年来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攀枝花市从事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机构有15家。依托攀枝花钢铁研究院,组建了攀枝花钒钛研究院,并成功创建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获批在攀建设,今年将迎接国家检查验收。依托攀枝花学院,建成了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与市内企业形成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极大增强了学院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上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依托地方企业,建成了1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政府投资组建了市金源创投、金鼎担保等技术创新金融保障机构,积极开展科技金融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今年,我市开始组建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攀枝花钛及钛合金研究所,组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搭建钒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为我市钒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以钒钛及相关产业人才引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暂行办法》、《攀枝花市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意见》等政策,实施了攀枝花市顶尖和优秀人才、钒钛产业院士后备人才、技术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目前,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人员超过3000人,其中国家级专家57人,省级专家54人,市级专家95人,钒钛资源开发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
  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活跃。组建了4个省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其中,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了20家国内、业内有影响实力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已实现实质性运转,正在争创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我市还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东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了院地、校市合作协议,与50余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积极开展面向全国的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举办了“2006中国·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2010年非高炉炼铁学术年会暨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2011年钒先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
  政策措施不断增强。2006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补充意见,其中对非公有制企业在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以及开展专利应用转化等方面给予奖励;修订了《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提高了奖励标准;2004年、2008年出台并修订了《攀枝花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和《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励办法》。开展了顶层设计,2010年,发布了四川省首个产业技术路线图《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图》,目前正在编制攀枝花市钛白粉产业、机械制造产业技术路线图。
  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累计达7005万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了65.6%;全社会科技投入38.4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了260.5%。全市共获国家级项目支持83项,经费13724.5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支持经费累计6820万元。2008年以来,攀钢、龙蟒等企业顶住金融危机影响,陆续投入10多亿元建立多条重大中试线,开展钒钛资源开发的产业化研究,掀起了全市技术创新的新高潮。
 

更多